首页>>建筑部品>>建材行情>>
钢材产能过剩的真相-高端产能过剩
- 时间:2013-09-30 09:07
- 来源:钢易网
简介: 2013年以来,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下游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钢材价格不断滑落,钢铁行业陷入较为不利的境地,其中重点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尤为不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钢铁工业共实现利润736.9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来自于钢铁冶炼及加工业的利润为292.3亿元,仅占利润总量的39.67%,不及黑色金属采选业。同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占较大比例)尽管产能规模远超中小型钢铁企业(其中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但其效益却远远低于后者。
2013年以来,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下游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钢材价格不断滑落,钢铁行业陷入较为不利的境地,其中重点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尤为不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钢铁工业共实现利润736.9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来自于钢铁冶炼及加工业的利润为292.3亿元,仅占利润总量的39.67%,不及黑色金属采选业。同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占较大比例)尽管产能规模远超中小型钢铁企业(其中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但其效益却远远低于后者。如下图所示,1-6月国内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与中小型钢铁企业在产量及利润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不仅如此,据中钢协统计,上半年重点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2.67亿元,且其中还包括投资收益43.21亿元、营业外利润38.8亿元,因此其钢铁主业实际上处于亏损中状态。而在86家重点企业中,累计亏损企业数量达到35家,累计亏损面为40.7%,销售利润率仅为0.13%,为工业各大子行业最末。
钢铁行业经营形势的持续恶化,除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原材料价格攀升、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增长等因素影响外,与近十年来国内钢铁产能规模飞速扩张也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也基本成为市场各方的一致共识。但产能过剩程度如何,原因何在,对此业内观点不一。总体而言,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往往更关注产能过剩问题,部分企业还认为民营企业产能大幅增长加剧了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过低的局面,是产能过剩的主要推手,并举出民营企业产能占比由2000年的7.7%迅速升至2013年上半年的51.5%的数据为证。而民营企业却对产能过剩问题则颇有“稳若泰山”之感,部分民营企业更表示尽管效益有所下降,但其产品销路通畅,开工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不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
以上两类企业看法的分歧,与其近年来经营和盈利状况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前所述,尽管产能规模巨大,但近年来重点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其中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均差强人意,频频出现巨大亏损;与之相反,中小型企业则多保持相对良好的经营状态。而更进一步深入了解则不难发现,两类企业经营状况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更受到其产品结构的影响。
自2005年钢铁产业政策颁布以来,受到产业政策过多强调“板管比”的影响,国内钢铁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往往争相上马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板材生产线,使国内板卷轧机数量由2004年的19套增至2012年的86套,产能迅速扩张,也使国内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今年上半年,86家重点大中型企业板带材产量都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中厚宽钢带产量甚至接近100%,而棒材、钢筋、线材等产品的产量占比则明显低于板带材,甚至仅略超过50%。由此表明,目前国内钢铁行业已经形成了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偏重于板带材,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偏重于棒线材的产品格局分布。而这一产品格局的形成,以及其由此形成的结构性过剩局面,很大程度上也是两类企业经营状况形成显著反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棒线材等建筑类钢材应用领域广泛的特点相比,板带材产品虽然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但其通常应用于汽车、造船、设备制造等少数几个领域,市场空间相对较小。而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整体不景气,以上用钢产业发展速度已经明显放缓,除汽车产业仍基本保持平稳增长外,船舶、铁路运输设备、发电设备等主要板带材用钢行业均处于低迷状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板带材的需求也相应减少。而随着供需关系逐渐逆转,相关板带材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不断下滑,由之前的80%左右下降至当前的60%,与此同时,受到政府稳增长经济政策等的影响,国内建筑类钢材在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长的刺激下基本保持了较为稳健的增长状态,其中长材上半年产量占比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热轧卷板等所谓的高附加值产品丧失竞争优势,价格不断跳水,与建材类产品的价格差距持续缩小,甚至一度低于建材类产品的价格。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真相,并不是长期以来宣传的“落后产能”,而恰恰是高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过剩,所引发的板带材供过于求,价格跳水,也正是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持续亏损,而民营企业经营状况相对稳健的重要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胡岩)
上一篇:双层玻璃反应釜适用范围介绍
下一篇:广东建筑安全新规将出台 用不合格水泥罚50万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