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建筑部品>>资讯>>

建筑业巨大调整!建筑业的未来可以预见

  【建设行业.报道】建筑业作为传统行业,其改革的难度,也算是块“硬骨头”,“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国务院主刀建筑业改革,这是对建筑业改革发出的最强音,这也将意味着发展将步入快车道。理清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对建筑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具有重大意义。建筑业具体改革发展的方向究竟有哪些?

  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二十个改革发展的重点,可以说是给建筑业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住建部在《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权威解答了上面这些问题。“十三五”期间,建筑业产业结构将进行重大调整!

  产业调整

  1. 保大:促进大型企业做优做强,形成一批以开发建设一体化、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工程总承包为业务主体、技术管理领先的龙头企业。

  2. 助小:大力发展专业化施工,推进以特定产品、技术、工艺、工种、设备为基础的专业承包企业快速发展。

  3. 工匠:弘扬工匠精神,培育高素质建筑工人,到2020 年建筑业中级工技能水平以上的建筑工人数量达到300 万。

  4. 创新:加强业态创新,推动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型建筑承包服务方式和企业不断产生。

  资质与执业

  关于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住建部再次明确:

  1. 坚持弱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逐步构建资质许可、信用约束和经济制衡相结合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

  2. 加大执业责任追究力度,严厉打击出租出借证书行为。

  从中可以读出3个重大信息:

  1. 资质标准还将有重大调整,资质类别要减少;

  2. 对“挂证”的查处力度将更大,处罚力度会更大;

  3. 不管是企业资质申报,还是个人执业,信用将成为重要的考量指标。

  根据《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建筑业将迎来8项重要改革!

  一、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

  承(发)包改革

  1. 缩小并严格界定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范围,放宽有关规模标准。

  2. 民间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试行由建设单位自主决定发包方式。

  3. 简化招标投标程序,推进招标投标交易全过程电子化。

  4. 推行提供履约担保基础上的最低价中标,制约恶意低价中标行为。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 鼓励以技术专长、制造装配一体化、工序工种为基础的专业分包,促进基于专业能力的小微企业发展。

  2. 鼓励工程咨询

  3. 引导有能力的企业开展覆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项目管理咨询服务。

  二、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

  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

  1. 鼓励企业进行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

  2. 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引导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住宅。

  推进BIM技术

  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支持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三维图形平台的国产BIM 软件的研发和推广使用。

  三、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建筑

  政府投资办公建筑、学校、医院、文化等公益性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要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有条件地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推进全装修

  制定新建建筑全装修交付的鼓励政策,提高新建住宅全装修成品交付比例。  

  四、发展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建筑用工改革

  1. 鼓励建筑业企业培养和吸收一定数量自有技术工人。

  2. 支持劳务班组成立木工、电工、砌筑、钢筋制作等以作业为主的专业企业,鼓励现有专业企业做专做精。

  3. 推行建筑劳务用工实名制管理,基本建立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打击拖欠

  1. 全面落实建筑工人劳动合同制度;

  2. 加大对拖欠工资行为的打击力度;

  3. 大力推进建筑施工单位参加工伤保险。

  

  五、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

  资质改革

  1. 弱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

  2. 加快修订企业资质标准和管理规定,简化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设置,减少不必要的资质认定。

  个人执业

  1. 完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优化建设领域个人执业资格设置;

  2. 加大执业责任追究力度,严厉打击出租出借证书行为。

  3. 有序发展个人执业事务所,推动建立个人执业保险制度。

  打破市场壁垒

  打破区域市场准入壁垒,取消各地区、各行业在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外对企业设置的不合理准入条件,严禁擅自设立或变相设立审批、备案事项。

  工程造价改革

  1. 改革工程造价企业资质管理,完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2. 统一工程计价规则,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

  3. 建立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核算制度。

  4. 积极开展推动绿色建筑、建筑产业现代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各项新型工程计价依据的编制。

  建设诚信体系

  1. 完善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实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共享交换。

  2. 建立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制度,全面公开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

  3.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信用评价。

  

  六、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工程质量安全

  1. 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

  2. 加大在企业资质、人员资格、限制从业等方面的处罚力度,强化责任追究。

  3. 强化施工安全

  4. 加快建设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七、促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

  为企业减负

  1. 广泛推行银行保函,逐步取代缴纳现金、预留工程款形式的各类保证金。

  2. 逐步推行工程款支付担保、预付款担保、履约担保、维修金担保等制度。

  3. 鼓励创新

  4. 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及产品,形成完备的科研开发和技术运用体系。

  八、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鼓励联合体

  鼓励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合作,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合作,共同有序开拓国际市场。

  新年伊始,开工大吉,整装待发,咱们一起来盘一盘建筑企业面临的转型升级挑战,并探讨一下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趋势。

  从房建业务来看,按照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接近10亿人,房屋总建筑面积需求为800-900亿平方米(包括住宅房屋和公共建筑等),目前尚有较大缺口,房建市场的发展空间仍然较大。尽管房建市场参与竞争的企业较多,竞争比较激烈,但高端房建市场的竞争基本在国有建筑企业之间展开,而优质企业在高端房建领域长期以来拥有较大优势。因此,这些企业有望继续保持在房建市场的领军地位。

  从基础设施业务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14.5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8%,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15.2个百分点。但可以预期,今后,基础设施仍将是稳定经济的主要力量。从细分市场看,城轨及新型市政工程(污水及垃圾处理、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公路、铁路市场总量继续维持高位。未来,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在开拓公路、城轨与新型市政领域以及铁路尤其是城际铁路项目中展开。

  从地产业务来看,2018年共有156家房地产企业跻身百亿军团,30家房企迈入“千亿俱乐部”销售额共计其中,阳光城、中南、富力、正荣、金科、中梁、金茂、融信等13家房企都在2018年迈入千亿房企行列。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一基本态度直接扭转了以往商品房具有居住与投资双重功能的定位,住宅将加快向居住属性回归。

(责编:李霞)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