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建筑部品>>资讯>>

深化川渝协作 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2022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侧记

 

 川 建

  

  川渝住博会在重庆市举办

   

  2022川渝住博会暨城市更新论坛开幕式

  

  参会嘉宾参观四川馆

  

  市民在川渝住博会现场参观

  

  四川馆亮相川渝住博会

  7月28日~30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主办的2022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以下简称“川渝住博会”)在重庆市成功举办。

  本届川渝住博会以“川渝合作 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主题,聚焦城市更新,包括1场展览展示、2场主体活动、7场专项论坛和6项配套活动,分3个展馆、6大展区,展览面积约4.5万平方米,来自成都市、自贡市等川渝两地42个市(州)、区(县)以及200余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参加展会。

  嘉宾齐聚

  精准把脉城市更新

  7月28日上午,川渝住博会暨城市更新论坛开幕式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并致辞。政、商、学、研各界嘉宾齐聚,为川渝两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融合发展及城市更新精准把脉,出谋献策。

  积极探索“双碳”目标下城市更新与未来。会上,两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以及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学者专家围绕创新设计引领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双碳”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等系列主题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其中,中国建筑学会原理事长宋春华在演讲中指出,城市更新行动重点在三区一村(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和老建筑,其中,对于老旧小区改造要地上和地下统筹考虑,保护好绿色通道和时代特征,要提高节能标准并打造一套完整的设计体系;对于工业区和工业建筑遗产要坚持政府引导、保护优秀、动态传承、持续发展,要符合遗产保护规划;对于历史街区要延续文脉、留住乡愁、彰显特色,充分注重格局、空间序列、街路尺度、建筑、肌理、形式、风格、色彩等元素;对于老旧建筑要做好与规划相衔接,总体业态、基础设施、风貌整体层面做好与空间规划相衔接。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在演讲中表示,城市是一个生命体,会不断生长不断更新,城市更新是城市迭代和再生的需要,要以文化推动城市更新,形成很多的传统街区的复兴做法,在“双碳”目标下城市更新更应向绿色发展和建筑节能的方向发展。

  开幕式上举行了川渝两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据共享应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川渝双方将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数据协同应用、行业数字化协同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交流平台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促进两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成立了由国内知名高校院系、建设设计单位、策划咨询公司和金融机构等23家多领域的杰出代表组成的川渝城市更新智库联盟。现场同时举行了川渝两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金融领域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重庆市城市更新基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川渝城市更新智库联盟成立仪式。

  本次川渝住博会在充分展示川渝城市和行业企业创新成果的同时,还举办了城市更新主论坛、川渝绿色建筑大会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发展论坛、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下的川渝城市空间形态重塑高峰论坛、川渝海绵城市与城市水系统发展高峰论坛、川渝建筑产业现代化高峰论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峰论坛,以及第二届川渝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创新论坛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各界精英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得到行业的高度评价。

  作为主办方之一,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坚实行动展现了“四川风采”,为本次川渝住博会圆满举办贡献了“四川力量”,充分展现四川省各地的特色和亮点。

  展团规模大。本次川渝住博会上,四川展团参展面积达5500平方米,共计16个市(州)、23家大型企业参展,全面展现了四川的建设成果,展出了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绿色建筑、智慧家居、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等一大批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成熟案例和多项新颖的高科技产品。

  内容丰富。四川展团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其中省级展馆以“广厦万千 蜀写答卷”为主题,突出展示了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在城市更新、数字建造、绿色建筑、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各市州主题展馆呈现“一馆一特色、处处有精彩”的特点,分门别类展示出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特色与风采,如成都的公园城市、遂宁的海绵城市等。此外,在城市展馆中展出了绿色建筑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古镇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海绵城市与城市水系统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等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不同的成果和项目。

  合作项目多。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此次川渝住博会上带来了更多的项目机会清单,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产业园区建设等内容,为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起了更加稳固的合作洽谈平台,推动两地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发布清单

  释放协同发展政企需求

  开幕式上,川渝两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再次携手,共同发布川渝两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机会清单,涉及项目523个,投资总规模6290亿元。机会清单涉及多个市(州)和区(县),围绕城市更新提升、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管网设施、乡村振兴等领域分布。其中,城市更新提升是机会清单的重要内容,涵盖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服务升级、投资运营管理等方面,共计317个项目、投资规模3317亿元。

  “机会清单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目标,积极释放川渝两地新形势下城乡协同发展的政企需求。希望机会清单能让投资企业更加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两地的发展机遇,也欢迎广大具有技术力量、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的国内外企业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到川渝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川渝住博会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川渝两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共同举办的大型展会。首届川渝住博会于2021年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举办,已成为川渝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最新成果展示、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盛会,交流发展思想、创新合作机遇的重要平台,被称为“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第一风向标”。川渝住博会聚焦热点科技,注重创新成果转化,从论坛举办到机会清单发布凸显了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前沿发展趋势。依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定位,为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探索经验。

  特色展馆

  四川元素绽放“山城”

  在展区内,四川馆以“广厦万间 蜀写答卷”为主题,通过展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建设成果和“十四五”规划,辅以互动装置为展示亮点,展现美丽、开放、繁荣、安居的新形象。

  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川渝住博会亮相的四川馆所展示的内容可分为多个部分:在城市更新绿色化改造平台中,可了解既有建筑因地制宜,采取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进行绿色改造的实际案例;“广厦万间 美丽四川”展区分别从经济发展、绿色发展、保障民生三方面介绍去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取得的成果。其中,城市更新、传统村落保护、城乡污水垃圾治理工作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住房保障、住房公积金、问题窨井盖整治、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等内容,展现出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努力和成绩。

  四川华西集团、中国五冶集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等众多优质企业也在川渝住博会上亮相。中国五冶集团展台是川渝住博会3号馆的最大展位,展览面积300平方米,展台设计上采用了“万家灯火”设计概念,将城市建筑的“点点灯光”进行艺术化处理,形成“万家灯火”主视觉元素。

  城市展示上也别具一格。以成都市为例,展位整体造型上沉稳大气,大量使用简洁流畅、国际化的设计语言,融合科技感和时尚感,通过电子沙盘、多媒体设备、裸眼3D等技术的运用,营造沉浸式、实景化的现场体验,充分展示成都市“十四五”期间在城市更新、交通建设、城市管理、公园城市探索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规划。

  沉浸逛展

  彰显科技力量

  本次川渝住博会上,科技元素是一大亮点。从建筑施工、市政设施到建筑材料、绿色建筑等,“硬核”科技在各类展馆与展台上亮相。其中,不少展台采用数字技术、全息投影等新技术,吸引了不少市民“沉浸逛展”。

  能实现快速、高效、安全施工的电动“脚手架”。在四川省第六建筑公司的展示区域内,展示了一款“升级版电动脚手架”——电动桥式施工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种可以解决传统脚手架材料用量大、搭设运输安全隐患多、构件质量不均衡等问题的新型施工装置,消除脚手架搭设中脚手板、水平防护网等用量大,存在坍塌、高坠、物体打击等安全隐患和吊篮承载力差、空间狭小、影响屋面施工、施工作业面不稳定和建筑结构无可靠连接等缺陷。同时,它也能实现建筑外立面施工中的材料运输和操作平台“合二为一”,达到快速、高效、安全施工的目的。

  拥有“身份证”的多功能智慧窨井盖。在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展区内,一款拥有“身份证”的智慧窨井盖格外引人关注。每一个窨井盖都拥有独一无二的NFC(近场通信)电子身份标签,具有移动倾斜报警和防盗定位的功能,一旦发生位移或者倾斜,能准确定位快速检修。同时,为了全方位保证安全,当夏季雨水较多时,多功能智慧窨井盖具备水位检测和水流量检测的功能,有效预防内涝发生。同时,还可以检测井内的有害气体,防止火灾和爆炸。据介绍,这款智慧窨井盖将在成都市东西轴线的主干道上投入使用。

  “轻强快变绿”的“空中造楼机”。华西集团的“空中造楼机”超高层轻量化模架系统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华西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平台采用轻量化、模块化、智能化技术路线,具有‘轻、强、快、变、绿’五大特点,为国内首创的建造技术,能够满足600米以下建筑的各类使用要求,目前已运用于深圳、西安、成都等多个城市的超高层地标建筑。”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